近日,由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虚拟同步储能装置在东莞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成功挂网运行。这是南方电网第一套虚拟同步机系统,可有效解决微网并、离网无缝切换问题,同时利用储能削峰填谷,从而提升供电可靠性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网时,多为刚性连接,惯量特性很小。大量的新能源接入将给系统带来安全稳定风险,由此成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消纳的技术障碍。
虚拟同步机系统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该系统包括一台100千瓦的并网逆变装置和一个储能单元,同时连接2套光伏发电系统和7个充电桩,实现了 “光—储—充”一体化,从而有效提升了光伏利用率。与此同时,虚拟同步机技术使新能源并网装置主动参与系统调节,自动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实现“自主并联”,可大幅提升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能力,有效解决微网并、离网无缝切换问题,同时降低微网投资成本,为微网储能分布式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该技术成果将于年内广泛应用于广东区域城市负荷中心光伏充电站。